2022年即将过去,相信一直陪伴我们左右的持有人在这个投资年度也都充分感受到了资本世界的冷暖。经历了经济增长预期的不断下修,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即使被市场接连捶打又对疫情后百废待兴的恢复充满希望,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韧性仿佛从未消失,每一次抉择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
回顾这一年的A股市场,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从年初的新能源板块大幅回调,到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恐慌及能源危机,再到上海封城引发的悲观情绪宣泄,可以说2022一开年便遭遇了接连的打击。而随后4月底开始的反弹仅仅持续了2个月,疫情防控对投资、消费的冲击进一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也导致市场持续的回调,调整深度接近了前期低点。而到了11月初,市场对大会过后经济政策的预期以及疫情防控有序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加深,震荡上行至今。其中各行业表现不一,节奏也有所差异,但整体上看除了煤炭板块之外,多数行业均表现低迷。
在今年的投资工作中,我们也感受到很多变化。工作模式由线下向线上快速转变,资本市场中信息的传递、热点主题与行业的轮动、投资逻辑的抢跑都变得越来越快,市场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日趋强化,从月频到周频甚至日频数据的跟踪,大家也更加努力去适应并跟上市场的节奏,“卷”可能是投资人在过去两年最常拿来自嘲的字眼。
我所管理的基金产品整体分两大类别,
一类是被动型产品(包括中融煤炭、中融钢铁、中融央视50ETF及其联接基金、中融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一类是主动量化型产品,其中包含股票型的相对收益产品(中融智选红利)和对冲型的绝对收益产品(中融智选对冲)
,而这两大类产品所采取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策略又有很大不同。
被动型产品,我们完全复制指数收益,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相对业绩基准的跟踪误差
,让持有人能尽量完整、准确的获取所买指数的收益表现。而
主动量化型产品,我们使用基于多维数据的量化选股模型,目标是尽可能创造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
,并通过对冲手段将其转化为绝对收益。由于两类产品的投资形式有所差异,下面分别谈一谈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团队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从某种角度也是一次总结和反思。
今年我所管理的被动型产品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中融中证煤炭这只指数基金,今年也给持有人带来了相对不错的业绩表现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客户的陪伴。
煤炭板块今年的表现几经震荡和波折,但截至12月16日,中证煤炭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17.26%,仍然是中信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一的板块。回顾今年以来煤炭板块的行情,我们可以把市场行情演绎分成7个部分:
第一,
去年11月中旬到今年2月初,煤炭行业基本面底部盘整,市场演绎经济滞胀逻辑,整体板块收益窄幅震荡。
第二
,2月,动力煤需求超预期,使得煤价下跌的逻辑被证伪,期间俄乌突然爆发的冲突使得板块迎来了一波迅速上涨。3月初发改委组织各央企召开"加强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的专题会议,板块明显回调。
第三
,随着煤炭企业业绩预告、年报的超预期以及高分红的兑现,板块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大幅上涨,但在4月中旬到4月底也随着市场情绪的回落而大幅下跌。
第四
,到了5、6月份,伴随着市场预期煤炭淡季不跌,旺季涨价的逻辑,煤炭板块股价稳步提升创新高;直到6月中旬,市场发现价格被严格控制后旺季涨价预期落空,反过来担心淡季煤价下跌,板块出现明显回调。
第五
,8月之后,重庆四川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水电乏力,全国持续高温推高了煤炭板块的确定性,板块震荡上涨到前期新高。
第六
,进入9月中旬的传统淡季,动力煤需求下滑,市场担心非电煤"金九银十"需求不达预期,同时伴随着经济下滑市场情绪低落北上资金流出的大环境下,煤炭板块持续向下调整。
第七,
进入11月,煤炭板块在经历了两个月深度调整后进入超跌反弹阶段,其中发改委限制下的长协价格有所上调,也释放出长协价格可“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但11月中旬沿海八省港口和电厂完成淡季煤炭补库存并维持同比高位后,板块在存量资金跷跷板效应下反而震荡下行,尤其是在进入12月份后反而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现象,市场资金更多地流入了因政策放松的地产产业链和因疫情放松的后疫情消费、出行旅游等板块。
在过去一年的陪伴中,我们不仅在2月初就提示“煤炭行业2021年业绩预告陆续披露,37家公司其中8家未披露,20家业绩预增,3家扭亏,5家业绩下滑,整体超预期,板块四季度利润环比下降,同比上升”,更在3月初“煤企超预期业绩预告行情的持续发酵,当下板块行情关注点在煤企2021年的业绩兑现情况”中提示大家积极关注和配置煤炭板块的年报业绩兑现和高股息高分红的机会,除此之外俄乌冲突的突然爆发更是从能源安全的维度推高了这波行情。
同理,8月份川渝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我们从能源危机角度提出了煤炭火电的调峰作用,提示了部分区域煤电投资增加带来的中长期需求支撑。但随着煤炭板块股价上涨,在9月我们反过来提示投资者淡季需求的下滑以及板块股价阶段性高位的风险。
到10月中下旬,在板块深度回调15%,以及“金九银十”传统周期行业景气未兑现的利空基本出尽后,我们又再次看好煤炭板块旺季需求的反弹和业绩确定性带来的估值溢价。
虽然从11月以来煤炭板块的股价仍然在震荡盘整,但我们一直在强调煤炭业绩确定性的投资价值。我们相信煤炭行业在中长期供给紧张的情况下,煤价或将维持高位震荡,而煤企随着长协价格中枢逐渐上移有望获得业绩的确定性增长。
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煤炭供给瓶颈依旧,煤价易涨难跌,随着疫情后经济修复,需求边际改善,煤炭行业业绩的确定性以及高分红对中长期资金将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在主动量化型产品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大量的策略回溯和模型开发,尽力为投资人创造超额收益。但近些年低频的量化策略也面临一些困难,我们也有两点观察,跟各位投资人做一下分享。
第一,低频因子策略的拥挤度越来越高,同质化也越发严重,使得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模型端引入更及时、更准确的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以及预期数据。
第二,市场总是过分放大利好或利空,这就给了我们把握短期错误定价的机会。
对估值要有足够的敬畏,尽量获取具备估值性价比的机会。
我们相信量化的高效性、纪律性、可回溯等特征有其独特的优势。
我们仍将以基本面为内核,量化为表现形式,遵守纪律性,努力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的超额回报。
最后,预祝各位在2023年里平安健康、乘风破浪,投资都能有好的回报。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在未来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定是否参与基金交易及相关业务。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者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中融煤炭(中高风险)、中融钢铁(中高风险)、中融央视50ETF及其联接基金(中高风险)、中融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中等风险)、中融智选红利(中等风险)、中融智选对冲(中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