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渊离职后,很多机构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的选择余地很大,但他给自己定了三不原则:一是不在体制内任职;二是不去外资机构任职;三是三年内不进股票市场。
尉文渊下半场的生意经
如果说尉文渊的上半场在上交所,那么他的下半场就转向了下海经商。1996年,尉文渊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西藏新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他任总经理。尉文渊在上交所时看的都是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交易,产生了行业错觉,他经商后几十万的生意都看不上眼,要做大生意,有点好高骛远,因此兜兜转转,屡屡失误。
尉文渊当初想把西北黄土高原的15万平方公里土地用坦克改装的推土机推平,测量了好多沟沟坎坎,计划调动两个坦克团来推土,连坦克改装的设计都搞好了,前面推,后面带挡板拉。这么不靠谱的事情也就他敢想,他以为黄土高原也像大上海寸土寸金呢,最后不了了之。
后来尉文渊又想进入汽车产业,地址选择在昆沙,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地区。他此举想一箭双雕,要把这个毒品泛滥的地区改造成汽车产业基地,从此告别毒品,达则兼济天下。这事汽车产业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行,但他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敢想敢干,要建造2.7万平米带空调的美国标准厂房。后来发现水电等问题没法解决,只好放弃,初期投资打了水漂。
还是干回证券老本行吧,当初定下的三年不进股票市场的期限已过,尉文渊决定还是干他最熟悉的证券行业。他看中了证券信息服务,1999年收购了上海三鼎信息传输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主业是通过寻呼机(BB机)传播股票行情信息,当时正流行,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说来也巧,三鼎信息的大股东是上海证券报社,当年正是尉文渊一手创办了上海证券报。此时上证报与上交所脱钩已经4年了,上证报已是新华社的社办报刊。
为了收购三鼎信息,尉文渊专门回了一趟上证报,这是他时隔多年以后第一次回到上证报。这些年上证报进了很多新人,很多人他都不认识了。当他看见认识的人,他会隔着很远就用上海话叫喊名字打招呼。他要收购的三鼎信息,正是上证报急于脱手的烫手山芋。一个要买,一个要卖,更何况双方还有这么多的历史渊源,所以一拍即合。
收购三鼎信息后尉文渊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可见他有多重视这家公司。但事实证明尉文渊又一次看走眼了,他对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行业发展趋势缺乏前瞻性研究。先是手机短信取代BB机的寻呼功能,接着是智能手机普及,人们获取股票行情信息转向APP客户端,BB机的传呼功能和显示股票行情功能很快就成了鸡肋。三鼎信息的主业难以为继,只能关门注销。尉文渊的这笔投资又打了水漂。
2000年4月28日,尉文渊出任158海融证券网CEO。当时正逢网络股热,因此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尉文渊刚开始雄心勃勃,当时恰逢国家开始逐步放宽对证券类网站从事网上交易的规定。尉文渊拟定了引进券商参股共同从事网上交易的规划,并初步和几家券商达成了合作意向。但此事在大股东的反对下无疾而终,尉文渊也于2000年11月离开158海融证券网,只干了半年时间。
尉文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在2005年末参与发起设立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尉文渊控股的西藏新盟出资1750万元,占华锐风电注册资本的17.5%。到2011年华锐风电上市前,西藏新盟持股数量因分红扩股增至1.05亿股,所占股比11.67%,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华锐风电每股发行价高达90元,上市后西藏新盟所占股比摊薄至10.45%。按华锐风电发行价计算,西藏新盟的持股估值94.5亿元,升值540倍,每股持股成本仅0.17元。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但是华锐风电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的是厄运,新股上市开盘即破发,上市首日破发幅度达9.59%。从此以后华锐风电股价一路下跌,公司业绩越来越差,到2013年已经巨亏37.6亿元。尉文渊于2012年8月28日出任华锐风电代理总裁,2013年3月11日又出任公司董事长,似乎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当时媒体也是一片看好,当成是华锐风电的利好消息。但短短2个月后尉文渊便辞去了华锐风电董事长、董事和代理总裁职务,不再在华锐风电担任任何职务。
尉文渊的离开正及时,他离任仅半个月,华锐风电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在4月12日,华锐风电曾经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事涉2011年虚增利润。或许尉文渊已经感觉情况不妙,又或许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赶紧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2013年9月16日,华锐风电前任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因为公司2011年度销售收入相关数据存在虚报、造假情形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如果尉文渊不走,万一也被上交所公开谴责,那就变成上交所公开谴责上交所前任总经理了,岂不是太尴尬了?
2015年11月5日,证监会签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华锐风电上至董事长,下到董事、独董、高管和董秘,全部受到行政处罚。尉文渊独善其身,躲过一劫。
华锐风电的股价大幅下跌虽然让尉文渊的腰包瘪掉许多,但他仍然赚得盆满钵满。2011年,华锐风电每10股派10元送10股;2012年每10股派3.5元转增10股。西藏新盟两年分得现金红利1.785亿元(税前),已经超过初始投入资金的10倍。2016年12月28日华锐风电公告披露,西藏新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华锐风电11847.01万股,占华锐风电总股本的1.97%,套现2.99亿元。现在西藏新盟仍持有华锐风电28363.42万股,市值33185万元。尉文渊的财富比原来是缩水了很多,但这笔投资收益已经够尉文渊吃一辈子了。
相比327事件中的其他人,尉文渊的结局是最圆满的,他在上交所工作期间积累的人脉资源给他带来了好运。
管金生由猛人回归平实
管金生在327事件中孤注一掷闯下大祸,注定在劫难逃。如果有一个人必须要受到刑罚,那这个人就是管金生。
管金生于1995年4月辞去万国证券总裁职务,同年5月19日在海南被捕。他的罪名与其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无关,而是受贿和挪用公款罪。管金生的受贿总金额共计29.4万元,在当时这算是数额特别巨大;三次挪用公款共计240万元,供他人用于营利活动,属于情节严重。1997年2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4年;以挪用公款罪判处其9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1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万元。
现在的人已经很难想象,管金生作为当时头部券商的老总,工资收入并不高,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积蓄。曾经有跟他关系密切的港商私下问他有多少私人积蓄,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虽然他是大公司的老总,每天经手大笔钱款,但他只是工薪阶层,也没有家底,谈不上有积蓄。他大女儿在美国留学,打来电话要1万美元,这居然难住了管金生,使得他开口跟关系密切的港商借钱,这就留下了受贿的罪证。
管金生认命了,他没有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也拒绝法庭为他指派律师,以沉默接受一切。管金生被判刑后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不过他并没有坐17年牢,在2003年就保外就医了。出来后管金生刻意保持低调,避而不谈327事件,直到2015年6月6日在"'互联网+'金融投资高峰论坛"上,才首次公开谈及他在327事件中的经验教训。2016年6月,管金生宣布开启再创业,成立九颂山河基金,在中国境内发行10亿元人民币基金,同时在境外某一国家发行等量价值的基金,基金管理人同为九颂山河基金公司,管金生是公司董事长。
到这个时候,管金生已经逐步走出了327事件的阴影,参加的社会活动明显多了。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管金生已经72岁高龄了,尽管现在有不少他的老部下在帮他,但现在的江湖已经不属于他了。管金生在证券市场曾经叱咤风云,让他完全闲着是闲不住的,搞一个基金,让他找回一点市场感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争强好胜了,谁也没有指望他再创辉煌。
辽国发高岭高原而今安在
327事件中空翻多的辽国发,事发后辽国发董事长高岭及其弟高原人间蒸发,不知去向。如果高岭、高原兄弟没有失踪,等待他们的同样将是牢狱之灾。辽国发的问题可不是只有327事件,而是金融诈骗。
原本籍籍无名的辽国发因1994年春举牌老八股之一的爱使股份而一战成名,这是辽国发第一次在证券市场公开亮相,赚得盆满钵满,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辽国发热衷于坐庄炒作,因此需要大量资金。辽国发并不是金融机构,严重缺钱,因此到处拆借资金。
当时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是最大的资金拆借市场,辽国发没有金融牌照,进不去,于是找到一家地方小券商,租借其在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沈阳证券交易中心和天津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每年给予丰厚的租金。辽国发租借这些席位后,以这家券商的名义拆进十几亿元资金。
另外辽国发还利用国债回购,用国债入库凭证反复抵押拆借资金。辽国发招聘大量业务员专门去干这件事,拿了一批武汉有价证券托管中心分库的所谓国债入库通知单,填写了巨额国库券,拿去抵押融资。当资金融出方拿着这些入库通知单去提国库券,才发现根本就没有这笔国库券。辽国发由此将几十家金融机构卷入巨大的金融三角债,殃及一大批证券公司和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自保,纷纷通过本地的公检法追偿资金。
327事件中,上交所查到辽国发共有800多个账户分仓,又发现辽国发提供的一大批国债入库通知单是空单,于是一方面向辽国发追索资金,另一方面将辽国发及与辽国发有关的股票账户上的股票强制平仓,以填补资金缺口。辽国发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借来的,这个窟窿根本填不满。
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原本还想在329国债期货中翻盘,一看局面失控,大难临头,三十六计走为上,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恰似人间蒸发,其去向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辽国发留下的烂摊子,甚至惊动了最高法院。1996年4月,最高法院发文,要求终止涉及辽国发的经济案件生效判决,由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
最后查明,辽国发采取私刻公章、伪造证书和票据等欺诈手段,在沈阳、武汉等地大肆进行非法融资和借券、证券回购、炒作期货、股票等体外经营,负债98.66亿元,资产合计82.62亿元,资不抵债16.04亿元,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卷入辽国发案件中的犯罪人员有数百人之多,但首犯高氏兄弟逃之夭夭,一直逍遥法外。
大赢家中经开最后输得精光
327事件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中经开,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据1995年底接任中经开总经理的韩国春说,327国债期货给中经开带来的利润连一个亿都没有。那么万国证券亏掉的60亿元到哪里去了?期货交易做的都是对手盘,没有对手无法交易成交,万国证券之所亏,正是交易对手之所盈,难道万国证券是在跟假的中经开在做对手盘?中经开的多仓是不是在体外循环?这个问题当时居然不了了之。
327事件发生5个月后,四川长虹公开配股,4400万股转配股中有1100万股由主承销商中经开等包销。1995年8月15日,上交所允许四川长虹禁止流通的转配股派生的红股与社会公众股派生的红股一并上市流通,这是于法无据的。中经开趁机抛出转配股红股250万股,获利2500万元。这笔收入后被证监会没收,并罚款250万元。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造假事件曝光,昔日的白马股原来都是靠造假维持假象。于是股价连续一字跌停,让重仓银广夏的中经开遭受重创,损失达8亿元之巨。另外,中经开曾经坐庄炒作东方电子获利5亿元之多。该股在2001年10月崩盘,股价腰斩,这也让中经开成为众矢之的。
2002年3月,为预防资产和资金转移,由金融工委、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组成的工作小组突然全面接管中经开。同年6月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鉴于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严重违规经营,决定于2002年6月7日起撤销该公司,并停止其除证券经纪业务以外的其他一切金融业务活动。”一个证券市场大鳄就这样被终结了。
中经开被关闭时,最后确认的公司总资产为40多亿元,确认的债权人有20多家共计20多亿元,可用于清偿的资产约15亿元左右。这个结果让人始料未及。
各路枭雄晚节不保功败垂成
万国证券亏在327国债期货上的钱意外没有被中经开赚走,但却有一批个人大户实实在在地赚到了大钱。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曾经这样评价万国证券在327国债期货上的亏损:管金生一家亏损了几十亿元,培养了几百个几千个百万富翁。排在这批人最前列的,就有28岁的魏东、29岁的袁宝璟、34岁的周正毅、30岁的刘汉、31岁的戴志康。
魏东曾经是中经开证券部主管,在327事件中,据称他个人赚了约2个亿。他用这笔钱全面参与收购转配股、法人股,又赚翻了。随后魏东相继控股了九芝堂、千金药业和国金证券等上市公司,仅用13年时间就打造成了涌金系,成为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身家30亿元。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魏东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2008年4月29日夜晚,他在配合调查问话后几天,从北京紫竹院附近的家中跳楼身亡,年仅41岁,身后留下巨大的谜团。
周正毅的第一桶金不是在327事件中挣的,他靠做餐饮起家,但在327事件中也赚了大钱。后来他又用这笔钱大肆收购企业内部职工股,以2至3元的低价买进,上市后有的涨幅高达10倍。其中就有格力电器,2元收进,上市后20多元。以后周正毅进入房地产行业,并且从内地做到香港,一度控股了海鸟发展、英雄股份两家A股上市公司和上海商贸、上海地产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号称上海首富,身家25亿元。
2003年5月,周正毅因涉嫌操纵证券交易、虚报注册资本被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6年5月,周正毅刑满释放。不料仅过了7个月,2006年12月,他再被上海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再被以行贿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挪用资金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6年。
袁宝璟以200万元杀入327国债期货,成为赢家。随后袁宝璟参与了一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袁宝璟名下的建昊实业先后参股的企业有三九医药、蜀都大厦等,袁宝璟看准了就买。不久,这些企业相继改制成功,股票上市后大幅升值,袁宝璟名下总资产扩张至33亿元。袁宝璟后在四川与刘汉合作炒期货,刘汉屡屡赢钱,袁宝璟却屡屡亏钱,因此跟刘汉结怨,随后指使下属刺杀刘汉,未遂。这个下属出身刑警,后来多次要挟袁宝璟。袁宝璟的兄弟们刺杀了这个人。2006年法院判处袁宝璟四兄弟三人死刑一人死缓。
刘汉从木材运输和建材等贸易中赚得第一桶金,此后在327事件中一战成功,跻身亿万富豪之列。1997年刘汉创办四川汉龙集团,做得风生水起,逐步控股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国内1家,海外4家),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30多家,总资产达到400亿元。2014年5月23日,刘汉涉嫌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在湖北咸宁一审被判处死刑。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的死刑判决。2015年2月9日,刘汉被执行死刑。
戴志康在327事件中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相继炒作苏常柴、四川长虹、网络股等大获全胜,又赚到了第二桶金。随后转战房地产行业,完成巨额财富积累。2004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戴志康以17亿元的身家排名第57。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戴志康排在第65位,身家已暴增至100亿元。但是前不久他却栽倒在P2P互联网金融上,旗下“捞财宝”涉及非法集资,涉及全国范围内26.6万借款人,待付本金总额76亿元。由于资金链断裂,到期无法兑付,今年8月29日戴志康向上海浦东警方投案自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4年已是两轮生肖轮回,当年的赢家没有笑到最后,袁宝璟宁愿捐出500亿资产来换命,刘汉在法庭上以泪洗面,痛悔不已。当年的输家现在笑了,其中笑得最好的是尉文渊。
327事件中还剩最后一个赢家,从当年一直笑到现在,事业越做越大,如今控制着几家上市公司,也已成系。他的名字就不提了,以免让人产生不好的预期。留点悬念吧。
(特别声明:本号与微信公众号时评君为同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