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二月
·大将军徐达等师自霍州至平阳,右丞薛显自桃花寨以兵来会,并以降将知院杜旺等一十一人见于军门,达令指挥王某统元帅章存道兵守平阳,图取陕西。
·大将军徐达师自平阳次河中,遣指挥张良造浮桥,选士马,从副将军常遇春、冯宗异先渡河趋陕西。
洪武二年三月
·大将军徐达自蒲州率师渡河。明日,次蒲城之车渡店,七棱等寨守兵俱遁去,达命指挥朱明等以兵守之。元鄜城守将副枢施成来降,纳其所受宣印,遂以兵守鄜城,仍令成同守。
·大将军徐达师次栎阳县之康桥,遣武德卫参随乔巨川守同州,雄武卫参随孙德等守沧头及栎阳,遂趋鹿台,以取奉元。
·大将军徐达师至鹿台,遂入奉元路。初,元行省平章李思齐据凤翔,副将许国英、穆薛飞等守关中,张思道与孔兴、脱列伯、金牌张、龙济民、李景春等驻鹿台,以卫奉元。及闻大兵入关,思道等先三日由野鱼口遁去。达至,遣都督佥事郭子兴将轻骑直捣奉元,而自率大军继进渡泾渭。至三陵坡,父老千余迎降,达遂按兵,令左丞周凯入城抚谕。明日,达整师入,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以夏德润署府事,常达署经历。达师之至鹿台也,元陕西行省平章哈麻图弃奉元走盩厔,为民兵所杀,平章歪头、西台治书侍御史王武遁去,复降,斩之。西台御史桑哥失里守关家洞,达遣兵攻之,势穷促,不屈,与妻子俱投崖死。左丞拜泰古逃入终南山,郎中王可仰药死,检校阿失不花自经死。三元县尹朱春谓其妻曰:“吾当以死报国。”妻曰:“卿能尽忠,妾岂不能尽节?”亦俱投崖死。时关中既附,民饥,上闻之,命户赐米一石,继又命赴孟津仓户,给米二石,民大悦。
·副将军常遇春、冯宗异等率师发陕西,进取凤翔。
·大将军徐达遣武德卫镇抚张野守鄠县。
·副将军常遇春等师至凤翔,李思齐惧,率所部十余万西奔临洮,遇春勒兵入城,获其部将薛平章等。
·大将军徐达令各卫军士造咸阳桥,以都督耿炳文守陕西,遂发陕西,趋凤翔,承制遣平章杨璟率左丞周凯及张参政等还师征唐州。初,兵下唐州,以指挥朱某守之,后唐州兵乱,杀朱指挥,苏家寨贼将老马刘及南阳郡县皆相应而起。事闻,上遣人命达璟等讨之。
·大将军徐达至凤翔,以指挥吴宏署知府事,寻以镇抚黄源署同知代宏,仍遣指挥余思明将兵守御。
洪武二年四月
·大将军徐达在凤翔会诸将,议师所向。诸将咸以张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齐,庆阳易于临洮,欲先由豳州取庆阳,然后从陇西攻临洮。达曰:“不然。思道城险而兵悍,未易猝拔,临洮之地,西通蕃夷,北界河湟,我师取之,其人足以备战斗,其土地所产足以供军储。今以大军蹙之,思齐不西走胡,则束手就降矣。临洮既克,则旁郡自下。”诸将然之。达乃留御史大夫汤和守营垒辎重,令指挥金兴旺偕余思明等守凤翔,遂移师趋陇州。上遣使即军中命副将军常遇春率师赴北平。先是,元将也速以兵寇通州,至白河遁去。至是,有报胡兵复欲入寇,故遣使驰报遇春等,令率所部兵还北平,取迤北余寇。
·大将军徐达师度陇州,次固关山,故元平凉府华亭县白同佥遣人以马十匹来献。达遣参随金国宝往华亭抚谕其军民,以参随王敬祖权陇州。
·置陕西、山西二行省,以中书参政汪广洋为陕西参政。
·大将军徐达师至秦州马跑泉,元守将吕德、张义等遁去,获其部将镇抚王某,遣都督佥事陈德领兵追吕德于盐馆,获之,以鹰扬卫百户李德春权守秦州,参随陈忠署州事。
·大将军徐达檄都督耿炳文、指挥金兴旺各运军饷五千石赴巩昌,令合肥卫千户王宏将兵五百守陇州,张规鲁将兵千人守秦州。
·大将军徐达师入伏羗,取宁远,遣指挥储秭收捕伏羗山洞,以参随苗成署县事,百户何胜守宁远,参随刘彦龙署县事。
·大将军徐达师至巩昌,元守将平章梁子中、侍郎陈子林、郎中谭某、员外郎鄢某俱出降,既而总帅汪灵真保、平章商暠、左丞周添祥、达鲁花赤张虎都帖木儿、万户董禔、雷清、石荣等亦继至,达皆礼待之。遂以都督佥事郭子兴守其城,送灵真保等赴京,仍遣右副将军冯宗异将天策、羽林、骁骑、雄武、金吾、豹韬等卫将士征临洮,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各将本部兵征兰州。
·大将军徐达遣凤翔秀才张孝德招谕平凉。
·右副将军冯宗异师至临洮,李思齐降,宗异遣人送之大将军营。初,思齐之在凤翔也,上以书谕之曰:“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欤,抑元使适至,足下不能隐而杀之欤?若然,亦事势之常,大丈夫当磊磊落落,岂以小嫌介意哉?夫坚甲利兵,深沟高垒,必欲极力抗我军,不知竟欲何为?昔足下在秦中,人以兵众地险而从之,虽有张思道专尚诈力,孔兴等自为保守,扩廓帖木儿以兵出没其间,然皆非勍敌。足下当时不能图秦自王,已失此机,今中原全为我有,向与足下相为犄角者,皆披靡窜伏。足下以孤军相持,徒伤物命,终无所益,厚德者岂为是哉?朕知足下不守凤翔,则必深入沙漠,以图后举。足下初入其地,胡或面从,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据其地不足以为资,失其势适足以自殒,使兵威常强,尚云可也。倘中原相从之众以胡地荒凉,或不乐居,其心叵测,一旦变生肘腋,孑然孤弱,妻孥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坟墓所在,深思远虑,独不及此乎?诚能以信相许,去夷就华,当以汉待窦融之礼相报,否则非朕所知也。”思齐见书,有降意,其餋子赵琦者与其麾下绐之与西入土蕃,思齐信之,遂俱奔临洮。琦等私窃宝货妇女,避匿山谷间,思齐遂穷蹙。至是,宗异师至,遂举临洮降,琦等亦相继来归。宗异遣宣使张本中报捷京师,大将军徐达遣指挥韦正及赵琦、司马来兴、朵儿只吉等守之。琦,狄道人,一名脱脱帖木儿,时呼为赵脱儿,世为元土官云。
·都督副使顾时等兵克兰州,以指挥韩温守之。
·大将军徐达师入安定州,以降将陈宗聚、李克让署州事,调青州右卫官军守之。
·大将军徐达师至会州,以参随黎宗文署州事,指挥陈寿、周用等守之。时部将有欲括所下州县羊马,以供军用者,达谓之曰:“西北之民,素以畜牧马为生。今奉命吊伐,本以安民,若尽括其所资,彼将何以为生?”不许。
·临洮捷奏至。上览奏毕,即遣使往谕大将军徐达曰:“将军提师西征,所至克捷,今李思齐又纳降矣。但未知庆阳、宁夏攻取如何,张思道兄弟多谲诈,若其来降,宜审处之,勿堕其计也,军中之事,尤宜慎之。”
·命立临洮卫。
·大将军徐达师至靖宁州,故元知院杜伯卜哈遁去,达遣指挥潘某将兵追之不及,获其人马还报,乃遣人招之,复遣兵徇下隆德县。明日,师度六盘山,至开城,谍报故元豫王驻西安州,遂令平章俞通源立栅守开城,移兵趋西安,次于海那都,遣右丞薛显将精兵五千人袭豫王,豫王遁去,获其人口、头目及车辆而还。
·大将军徐达以所获元豫王人口及头目和林童等车二百辆送开城州,以西安州所获男女七千余口送北京安置。
洪武二年五月
·大将军徐达师还至红城,右丞薛显自明沙州以所获王保保部将毛祥及知院尹铎、李遵正、郭英、左丞董信、任弘等并马二千余匹至达师。
·大将军徐达师出萧关,遂下平凉,父老相率持羊酒来迎,遣指挥储秭往隆德、靖宁会指挥吴汧、陈寿收未附山寨,又遣叚答剌罕、参政麻毅等招谕华亭等处,指挥朱明克延安,遂以明守之。
·张良臣以庆阳降。初,张思道在庆阳,闻王师克临洮,惧而走宁夏,而使其弟良臣与平章姚晖守庆阳。思道至宁夏,与金牌张等俱为扩廓帖木儿所执。大将军徐达既下平凉,即谋取庆阳,令御史大夫汤和遣军往径州,别遣指挥张焕将骑兵侦逻庆阳。会和部将谢三遣人招,良臣以其兄被执,遂以城降。良臣骁勇善战,军中呼为“小平章”
·大将军徐达率师发平凉,明日至泾州。
·以战袄十一万给赐北平、山西、陕西戍守军士。
·张良臣复据庆阳叛。初,良臣之降也,遣其参政花某诣大将军徐达献军民数目,寻又遣其知院李克已、葛八来献马数,达遣右丞薛显将骑兵五千人、步卒六千人同克已等赴庆阳。比至,良臣出迎,蒲伏道左,徉为卑下,以示归顺,逮暮,即以兵劫营,我军不意其叛,为所冲溃,指挥张焕被执,显被伤,走还。达谓诸将曰:“上明见万里外,今日之事,果如前日所谕。然良臣之叛,秪取灭亡耳,当与诸公戮力翦之。”
·大将军徐达遣兵略庆阳。先是,右副将军冯宗异、参政傅友德闻张良臣叛,率师自临洮至泾州,御史大夫汤和亦将所部来会。至是,达恐其党与相扇为声援,乃先遣兵抄其出入之路,平章俞通源将精骑略其西,都督副使顾时略其北参政傅友德略其东,都督佥事陈德略其南。
·大将军徐达遣指挥曹崇送李思齐赴京,以所获临洮银印一、白金五千两、黄金百两送陕西行省。
洪武二年六月
·置平阳卫。
·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
·大将军徐达调凤翔守御指挥余思明守平凉。
·大将军徐达遣指挥陈寿将兵守原州,黄旺守泾州。泾州逻卒获庆阳小元帅谍者张五十九斩之,达遂自泾州率诸军趋庆阳。己卯,驻于东原,令右副将军冯宗异、御史大夫汤和、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以兵四面围其城。张良臣开城西门出,汲恣人马,驰骋城下。达怒,督宗异进营逼其西门,遣宁国卫将士守其小东门。明日,张良臣以兵出战于东门,都督副使顾时击败之,获其禆将九人斩之。
·大将军徐达督兵攻庆阳四门,城上矢下如雨,达兵不为之动。既而别将李德明逻环州,获张良臣谍者竹笴,斩之以徇城。笴,张思道理问也,王保保自宁夏遣其来庆阳觇伺王师,庆阳既受围,张良臣复遣还宁夏求援,故获斩之,仍以参随王敬祖将兵守彭原。
·张良臣自西门出兵挑战,宁国卫兵与战少却,良臣复以兵薄兴武卫营,指挥张四坚壁不动,右副将军冯宗异以兵击之,良臣走还,达复以都督佥事陈德守其西门。
·参政傅友德移兵会庆阳城下。
·右副将军冯宗异营卒夜获王保保谍者四人,斩之。
·庆阳大雨雹,山水泛溢,张良臣纵兵出城争汲,龙骧卫兵击之,战至二鼓,敌大败。
洪武二年七月
·大将军徐达遣降将李茂等将骑兵千人,往隆德、秦安等处收捕未附头目杜伯不花、罗左丞等。
·张良臣乘大风出兵,与我师接战,我师击败之。先是,庆阳守者百余人潜出东西门诣大将军降,及是战败来归者又千余人,良臣惧,明日登城呼吕德约降,大将军不听。
·元合水守将参政盖城诣大将军徐达降,献马二十匹。成先守华池寨,达令成往招其部曲,又遣来降佥院王晋招谕木瓜堡、铁哥城诸寨,柔远镇故城社头目张彬招谕旧寨未附军民。
·李茂等逻会州,获杜伯不花部将张演并达达大都虎儿送大将军营。
·张良臣复以兵出东门挑战,龙骧卫官军击败之,获其枢密、同佥等官。
·王保保部将韩扎儿攻破原州,指挥陈寿俱陷没。大将军徐达闻报,与都督冯宗异、参政傅友德议以驿马关当其冲,遣右丞徐礼将兵守之,又遣指挥叶谷真守彭原,调指挥韦正守邠州。宗异复与达谋曰:“今大军围庆阳,张良臣虽困,未能遽下,王保保欲为良臣声援,故令扎儿攻原州,欲以援庆阳,请得移军逼关,以扼原州,彼无所施矣。”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是夜,扎儿复攻陷泾州,丁千户退保灵台县。
·右副将军冯宗异引兵自驿马关讨韩扎儿,扎儿走,追至邠州,又走宜禄。扎儿闻王师追之急,遂以其众遁去,宗异还屯驿马关。
洪武二年八月
·故元总制贺宗哲以兵攻凤翔。
·骠骑卫从征降将甯文明潜遣人以军中机事报贺宗哲,为逻骑所获,并文明斩之。
·大将军徐达调顺德守御平章韩政以兵赴庆阳,以温汉臣署原州同知。汉臣,前原州归附官也。既而判官刘伯温闻知,自宁夏来归,达命伯温亦还判原州,寻遣指挥刘广、铁甲冯等守之。
·庆阳小元帅降。初,小元帅与张良臣共守庆阳,及王师攻围日急,小元帅欲降,为良臣所囚。至是城中降者夜劫小元帅,出诣大将军营,达受之,令军中无虐降者。
·大将军徐达命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以兵驻灵台。
·李茂所领骑兵千人叛归贺宗哲,茂脱身,独还大将军营。
·大将军徐达以曲子站故元来降佥院李荣署环州知州,贾宽署州判官。
·上遣都督佥事吴祯以敕书往谕大将军徐达,曰:“如克庆阳,宜令右副将军、都督同知冯宗异掌总兵印,统军驻庆阳,节制各镇兵马。粮饷不给,从前规措,无致伤民。巩昌、临洮、兰州诸军,镇守如故,兵不足者,益之如河中。四外已宁,则以都督同知康茂才所部士卒三分之,茂才师其二往镇山西,凡太原诸城,悉听节制,其一增守陕西,务在处置得宜。然后大将军达、偏将军和回京,定议功赏,俟朕与大将军葬鄂国公毕日,大将军当复往定守边之策。戍守诸将诰命,悉颁其家,可谕朕意。都督佥事吴祯就令同宗异驻庆阳,平章李伯昇同都督佥事耿炳文守陕西。”
·大将军徐达督诸军攻庆阳,于是将士争穴其城,城中极力救御,然奔逸归附者甚众。
·都督佥事陈德以所获张思道部将右丞王让等八人送大将军营。时思道以庆阳受围日久,知其弟良臣力不能支,乃遣让等自宁夏持其金带及所服白氎衣与良臣为信,且言王保保已往永昌,俾以城降,行至环州,为德所获。
·贺宗哲右丞葛彬诣大将军降。
·盐池馆逻骑获王保保麾下知院都事等,送大将军营。
·克庆阳。初,张良臣之复叛也,自以其城高险而上有井泉可据,以守其兵,又精悍养子七人皆善战,军中语曰“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又倚其兄张思道与王保保为声援,贺宗哲、韩扎儿等为羽翼,姚晖、葛八之徒为爪牙,故欲拒守以图大功。及王师列营城下以困之,良臣不得逞,数出又不利,又遣人赴宁夏求援,皆被获,内外音问不通而粮饷乏绝,至煮人汁、丸泥咽之。平章姚晖、熊左丞、胡知院、葛八等知事不济,争献门纳师。达勒兵入自北门,良臣父子俱投井中,达命指挥朱杲引出斩之,遣指挥陆成赴京奏捷。明日,诛良臣之党柴知院等二百余人,收其小平章等银印,以都督佥事陈德守之。
·贺宗哲遁去。先是,宗哲攻凤翔,指挥金兴旺、知府周焕等婴城拒守,矢石并下,敌众不敢近。乃以荆为龟笆,五人负之,连络至城西北,攻凤凰觜,城上投藁焚之,敌輙以铁钩攫藁而去,复坠石压之而敌攻不已。兴旺与焕等谋曰:“彼之急攻,谓我援兵不至,必不能出战也。若出其不意,出师捣之,可以折其冲。”于是分兵出西、北二门奋击之,复自城上缒兵下,搏战,敌稍却,有顷,卷营而去。众欲追之,百户王辂曰:“彼未败而退,必伏兵诱我也。”遂歛众,遣骑往侦之,至五里坡,伏果发。既而敌众复还,攻城益急,众见敌势盛,欲从北门鼓行趍长安,兴旺与辂叱之曰:“死生当与城俱,以报国家,岂可去也?”众乃止。辂先承上命往临洮,收集李思齐降卒,还京师,遇乱,因以其众入城,与兴旺并力备御。兴旺以辂所将皆新附之众,虑其生变,乃绐众曰:“王百户兵新至,宜有以犒之。”遂括城中牛畜,复以布囊盛草若将饷辂士马然,辂众以为然,并守益力。宗哲攻城凡十五日,或隧地,或突至瓮城,城中随方备御,敌不得入。至是,闻庆阳已下,乃引去。事闻,上遣使劳兴旺等,赐白金人百两。
·右副将军冯宗异自驿马关遣人送贺宗哲麾下降将崔知院等二十七人、马二十四匹至大将军营。
·大将军徐达师次驿马关。
·命赏征陕西、北平将校还者文绮、帛人二匹。
·大将军徐达师至原州,右副将军冯宗异、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俱以兵会。
·大将军徐达闻贺宗哲由六盘山遁去,遣都督副使顾时、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将骑万人追之。
洪武二年九月
·大将军徐达师至平凉,左丞何文辉自宜禄来会。时达受敕,将还京师,遂以指挥孙某与指挥余思明、朱祐等同守平凉,命都督副使顾时将骑兵略靖宁州,以文辉守潼关,继又以指挥韦正守临洮,命断事严某知开城州,而以前州判马思忠同治州事。
·贺宗哲以其众掠兰州。大将军徐达遣右副将军冯宗异率步骑万七千道靖宁,往击之,宗哲闻王师至,即由迭烈巡渡河遁去,宗异乃率所部还。
·故元庄浪州宣差老关笃坚诣大将军降,达命笃坚仍权知州事。
·右丞梅思祖获叛将故元参政毛贵等三十人于邠州,送大将军斩之。
·大将军徐达、御史大夫汤和发平凉,还京师,右副将军冯宗异总制军事。
洪武二年十月
·置延安卫,命怀远卫指挥使许良领兵守之
洪武二年十一月
·右副将军冯宗异等发平凉,还京师。
洪武二年十二月
·征虏右副将军都督同知冯宗异等至京。初,宗异守平凉,以关陕既平,胡虏畏服,不请于朝,輙引众还。及见,上诘之曰:“将军在平凉,外御胡虏,内镇抚关中,国家所托非轻也,乃不俟命,輙引众还,阃外之事,将谁任之?”宗异顿首谢,上以其勋旧,姑置之。
·西安等府耆民王达等言:“比年,为张思道、李思齐交兵侵扰,加之岁旱,粟麦不登,民多饥死。”诏有司正月户给米一石,二月再赈数如之。
·元将王保保侦知大将军南还,以兵袭兰州,奄至城下。指挥张温会诸将校曰:“彼悉众袭我,我兵寡,难与为敌,然彼远来,未知我众寡,乘暮击之,可以挫其锋,彼不退则固守以待援。”于是整兵出战,保保兵稍却。迟明,温收兵入城,敌兵遂围城数重,温坚守不与战。时鹰扬卫指挥于光守巩昌,将兵来援,至兰州之马兰滩,卒遇保保兵,战败。被执至兰州城下,使呼张将军出降,光大呼曰:“我不幸被执,公等坚守,徐总兵将大军行至矣。”敌怒,批其颊,遂被害。城中闻光言,守益固,保保进攻不利,且惧大军至,乃引去。光字大用,南康都昌人,磊落有大志。徐寿辉初起兵,略湖口,元将三旦八据鄱阳,都昌当其冲要,光乃集众列为队伍,分布境上以御之。既而都昌陷,寿辉署光江东宣慰元帅,镇鄱阳浮梁。陈友谅弑寿辉,光谓其众曰:“我不能杀友谅,可事之乎?”乃遣使奉币,以浮梁来降,继而轻骑谒上于龙江,授行枢密院判官,赐以衣冠,俾戍徽州永平翼。既行,复召还,解金连环并绦赐之,光顿首曰:“臣蒙被厚恩,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及从上征九江,下黄梅,攻建昌,战鄱阳,降武昌,皆与有功,转振武卫指挥同知,寻迁鹰扬卫指挥使,升怀远将军。从大将军徐达平淮东、浙西,擒张士诚,下山东诸郡,取汴梁,克陕洛,下潼关,同都督郭子兴守之。后移守巩昌,王保保屡引兵来攻,光辄击却之。至是,被执而死,时年四十三。上闻之,遣官祭以少牢,后命配享鸡笼山功臣庙。
·诏赦临洮将士之亡匿山谷者。诏曰:“天地以生物为心,帝王以不杀为德。自三代以下,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皆承天运,奋武威以定乱,行仁义以安人,惟秦不然,坑赵降卒十万,古今非之,虽能混一,享国不长,天道昭然矣。朕每遣将出师,必加训谕,降者抚之,抗者诛之,故凡其来降,大小咸授以职,保其父母妻子。近者,兵至西土,豳国公李思齐率其部属将士,悉来臣附,大将军以其精锐随军征进,老幼安居城郭,未尝妄杀,可谓鉴秦之过,恪遵朕命矣。当临洮受降之初,如或妄加诛戮,尔众安能保全?今尔将士,乃有怀思其家、遁藏岩谷者。夫父母妻子之恋,人之常情。虽新附之众,未能悉知朕怀。朕为民父母,可不矜念?诏书到日,凡逃窜山谷者,毋自惊疑,罪无大小,并行赦之。”
·设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所属解盐东、西二场,岁办小引盐三十万四千引,每引重二百斤。
洪武三年正月
·置巩昌、平凉二卫指挥使司。
·上以王保保为西北边患,复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往征沙漠。上问诸将曰:“元主迟留塞外,王保保近以孤军犯我兰州,其志欲侥幸尺寸之利,不灭不已。今命卿等出师,当何先?”诸将皆曰:“保保之寇边者,以元主犹在也,若以师直取元主,则保保失势,可不战而降也。”上曰:“王保保方以兵临边,今舍彼而取元主,是忘近而趋远,失缓急之宜,非计之善。吾意欲分兵为二道: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诸将皆曰:“善。”遂受命而行。
洪武三年三月
·赏延安、绥德及潼关军士白金,计六万六千一百二十八两。
·赏平凉、庆阳军士白金五万九千六百余两。
·大将军徐达师至定西,王保保退屯车道岘。既而,达进兵沈儿峪,遣左副副将军邓愈直抵保保垒,立栅以逼之。
洪武三年四月
·置兰州卫。
·大将军徐达械送左丞胡德济至京,上念其旧劳,特命宥之。仍遣使敕谕达曰:“朕起布衣,克成大业,命将出师,悉由节制,将军备尝知之。迩者,浙江左丞胡德济临事畏缩,将军不以军法从事,乃械送京师,必欲朝廷治之。将军欲效卫青不斩苏建,独不见穰苴之待庄贾乎?且慢军功者悉归之朝廷,则将军之威玩,而号令不行矣。胡左丞之失律,正当就军中戮之,足以警众,所谓阃外之事,将军制之。若送至朝廷,朝廷必议其功过,又非阃外之比矣。彼尝有救信州之功,守诸暨之劳,故不忍加诛,惧将军缘此,缓其军法。是用遣使即军中谕意,自今务威克厥爱,毋事姑息。”
洪武三年五月
·升兰州卫指挥使张温为大都督府都督佥事。
·大将军徐达与都督冯胜、参政傅友德、左丞李思齐自徽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阳,擒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又遣禆将金兴旺、张龙由凤翔入连云栈,合兵攻兴元。兴元守将刘思中、知院金庆祥迎降,达留兴旺、龙镇守,还军西安。
·左副副将军邓愈自临洮进克河州,遣人招谕吐蕃诸酋。
·凤翔府宝鸡县进瑞麦一茎五穗者、一本三穗者、一本二穗者,十有余本。上谓廷臣曰:“向者,凤翔饥馑,朕闵其民,故特遣人赈恤,曾未数月,遽以瑞麦来献。借使凤翔民未粒食,虽有瑞麦,何益?苟其民皆得所餋,虽无瑞麦,何伤?朕尝观自古以来,天下无金革斗争之事,时和岁豊,家给人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爱弟敬,风俗淳羙,此足为瑞世。若此麦之异,特一物之瑞,非天下之瑞也。”
洪武三年六月
·设陕西、北平、山西行都督府。
·升守兴元、凤翔卫指挥金兴旺为大都督府都督佥事,仍守兴元。命秦王府武相耿炳文兼陕西行省右丞;都督佥事郭子兴为秦王府武传,仍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都督同知汪兴祖为晋王府武传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位居武传谢德成之上;都督佥事张温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温先守兰州有功,及是,入谢。上谕之曰:“兰州之捷,可谓奇功。夫将帅之道,有功不伐,则功益显;恃功骄恣,则名益隳。是故惟仁者不矜其功,而智者克成其名,仁智兼全,所向无敌。若乏仁寡智,虽有勇敢之士百万,不足恃也。古者仁智之将,抚摩安辑,见情达变,坐而制胜,以树勋立名于当时者,国家莫不倚重之功名始终,万古不朽,其余悍骄恣横者,及其成功之后,即复纵肆,以致败亡,此盖勇力有余而仁智不足故也。传曰:‘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又曰:‘功盖天下,守之以谦。’尔能守此为戒,则可以长保富贵矣。”
·命秦王府武相陕西行省右丞耿炳文署行都督府事。
·改陕西兴元府为汉中府。
·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银牌印、宣敕诣左副副将军邓愈军门降,及镇西武靖王卜纳剌亦以吐蕃诸部来降。先是,命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招谕吐蕃十八族、大石门、铁城、洮州、岷州等处,至是何锁南普等来降。
洪武三年九月
·命免陕西民盐米。先是,陕西民田,亩输粮一斗,复徵其盐米六升。至是,上闻之,谕省部臣曰:“陕西民田,既输税,复徵其盐米,是重歛以困民也。自今止收正粮,除其盐米。”
·河州卫指挥韦正言:“西边军粮,民间转输甚劳,而绵、布及茶可以易粟,今绵、布以挽运将至,乞并运茶给各卫军士,令其自相贸易,庶省西民之劳。”诏从其言。正初至河州,时城邑空虚,人骨山积,将士见之,咸欲弃去。正语之曰:“正受命同若等出镇边陲,以拒戎狄,当不避艰险,致死命以报国恩。今既至此,无故弃去,一旦戎狄寇边,其谁御之?民被其害,则吾与若等死亡无地,虽妻孥不得相保,与其死于国法,无宁死于王事乎?”于是众感激曰:“愿如公命。”正日夜抚循其民,俾各安其居,河州遂为乐土。
洪武三年十月
·命大将军徐达及平章李文忠等班师。
洪武三年十一月
·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李文忠等师还至龙江,车驾出劳于江上,达等奉车驾还宫。
·赏陕西、兰州等处守御将士。诏曰:“兰州乃西北重地,近因大将班师,元将王保保乘隙攻城,指挥张温奖励将士,坚壁固守,屡出挑战,大振军威,元兵力屈。又闻大军入关,彼遂歛兵遁去,以此保障关中一方以安,其功最大。指挥,人赏文绮帛十四疋,千户卫镇抚十二疋,百户所镇抚十疋;围城之日,在内守御军士,不论新旧,总旗人赏白金十两,小旗九两五钱,军人九两。凤翔乃秦陇襟喉之地,向因大军攻围庆阳未下之时,王保保令其将贺宗哲来攻城,穴地通道,指挥金兴旺、张龙、黄旺与旧军二千余人,多方备御,出奇挫敌,致其退遁,关中晏然。指挥人赏文绮帛十二疋,千户卫镇抚十疋,百户所镇抚八疋;围城之日城内军士,总旗人赏白金九两,小旗八两五钱,军人八两。临洮城濒洮河,密迩吐蕃,与寇垒相邻,虽无兰州、凤翔攻围之急,然寇盗出入,往往近城剽掠。指挥王子明、韦正、孙德、赵脱脱帖木儿备御有方,人民安堵,屡出精锐,攻剿贼类,威振西陲,其功次于凤翔。指挥人赏文绮帛八疋,千户卫镇抚六疋,百户所镇抚四疋;曾御敌征守军士,总旗人赏白金八两,小旗七两五钱,军人七两。巩昌城在凤翔、临洮之间,当固关、定西未定之时,群盗出没,人心动摇,佥都督郭子兴、指挥杨广、汪灵真保、张虎都帖木儿、于光、潘贵、陈德成等屡出讨捕,转粮饷,应援临洮,元兵尝驻洮河西岸,子兴等率众履冰度河,掩杀甚众,保障一方,其功与临洮不异。佥都督郭子兴文绮帛十四疋,指挥以下赏与临洮同。延安、绥德地接察罕脑儿等处,元之残兵,不时出没,剽掠边民。指挥朱名李恪累出兵剿捕,杀获甚多,完筑城壁,固守疆境,其功次于巩昌。指挥赏文绮帛六疋,千户卫镇抚四疋,百户所镇抚二疋;曾御敌征守军士,不论新旧,总旗人赏白金五两,小旗四两,军人三两。”
洪武三年十二月
·户部言:“陕西察罕脑儿之地,有大小盐池,请设盐课提举司捞盐夫百余人,蠲免杂役,专事煎办。行盐之地,东至庆阳,南至凤翔、汉中,西至平凉,北至灵州,募商人入粟中盐,粟不足则以金银、布帛、马驴牛羊之类,验直准之,如此则军储不乏,民获其利。”从之。
·延安卫指挥李恪、绥德卫指挥朱明等追败故元残兵于燕山只斤,禽获五百余人,又攻阿不剌思寨,获马三百余匹。
·置西安都卫指挥使司。
洪武四年正月
·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
·巩昌、临洮、庆阳属县地震。
·陕西行省以所获故元西安王、卫王印来献。
·长兴侯耿炳文自陈禄赐,愿得陕西田租,命以陕西田租五百石、浙西田租千石兼赐之。
·升东胜卫指挥佥事程暹为巩昌卫指挥使
洪武四年三月
·陕西延安府肤施县以旱闻,诏免其田租二万八千二百余石。
洪武四年四月
·故元降将知院白文显聚众于华亭县作乱,平凉卫指挥秦虎以兵讨平之。
洪武四年五月
·中书省言:“陕西灵州盐课提举司,大盐池夫八十人,小盐池夫三十九,人宜日给米二升,以为工食。及漳县、西河二处盐井,积盐已多,宜募商人于延安、庆阳、平凉、宁夏、临洮、巩昌纳米七斗,兰县四斗,灵州六斗,并于灵州给盐一引;于巩昌、临洮、兰县纳米一石五斗,漳县一石八斗,西河二石,并于漳县、西河给盐一引。仍令工部铸给铜板,印目。”从之。
洪武四年六月
·以吐蕃来降院使马梅为河州卫指挥佥事,故元宗王孛罗罕、右丞朵立只答儿为正千户,元帅克失巴卜、同知卜颜歹为副千户,同知管不失结等为镇抚,百户及其部属以下各赐袭衣、文绮有差。先是,三年冬,马梅遣管不失结等贡马及方物。至是,偕孛罗罕等来朝,复贡马及铁甲、刀箭。上嘉其诚,故有是命,且谕礼部臣曰:“时方隆署,马梅等远来,宜早遣赴卫。”于是复赐文绮及帛各十匹,其部属以下各二匹而遣之。
洪武四年七月
·故元甘肃行省平章阿寒柏等至京师。先是,阿寒柏等率所部官属兵民来降,陕西守臣以闻。诏阿寒柏与其官属四十四人入朝,其兵民留居宁夏。至是,上命中书省赐阿寒柏及知院满答剌、廉访使纳速尔丁人衣一袭、绮帛八匹、米五石、钱五千,其左丞官音奴等四十一人赐绮帛钱米有差。
·罢巩昌故元总帅府,以总帅汪灵真保为巩昌卫指挥同知,张虎都帖木儿为佥事。初,灵真保、虎都帖木儿之降也,俾仍旧职,至是罢帅府改今官。
·关中饥。上命陕西参政班用吉、监察御史赵术、奉御徐德等发粟赈济,凡二万五千余户。
洪武四年十一月
·置必里千户所,属河州卫,以朵儿只星吉为世袭千户。必里在吐番朵甘思界,故元设必里万户府,朵儿只星吉为万户,至是来降,河州卫指挥使韦正遣送至京,故有是命。
洪武四年十二月
·户部言:“陕西汉中府、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县诸处茶园共四十五顷七十二亩,茶八十六万四千五十八株,每十株官取其一,民所收茶官,给直买之。无户茶园以汉中府守城军士薅培,及时采取,以十分为率,官取其八,军收其二。每五十斤为一包,二包为一引,令有司收贮,令于西番易马。”从之。
洪武五年正月
·河州卫指挥使司佥事朵儿只、汪家奴来朝,贡名马、蕃犬。诏赐文绮、袭衣。
洪武五年三月
·河州卫言:“乌思藏怕木竹巴,故元灌顶国师,章阳沙加,人所信服。今朵甘赏竺监藏与管兀儿相仇杀,朝廷若以章阳沙加招抚之,则朵甘必内附矣。”中书省以闻。诏章阳沙加仍灌顶国师之号,遣使赐玉印及彩叚表里,俾居报恩寺,化导其民。
洪武五年七月
·凤翔、平凉二府自五月至是月雨雹,伤豆麦,诏免其税。
洪武五年九月
·置甘肃卫都指挥使司、庄浪卫指挥使司。
·上以西安、河、兰诸处极边苦寒,戍卒良苦,命中书省臣以白金及绵布给之,军士十万余人凡给白金三十三万四百余两、绵布十四万七千七百余匹。
洪武六年正月
·置西宁卫,以朵儿只失结为指挥佥事。
·巩昌府伏羌县南高山崩。
·置绥德卫,以宁夏卫指挥佥事马鉴为指挥使。
洪武六年四月
·诏免延安府甘泉、肤施二县租税,以去年七月雨雹伤禾故也。
洪武六年五月
·置西安前卫。
洪武六年六月
·置华山、秦川二卫于西安城中。
·长兴侯耿炳文、陕西行省参政杨思义、都指挥使濮英言:“陕西城池已役军士,开拓东大城五百三十二丈,南接旧城四百三十六丈,今欲再拓北大城一千一百五十七丈七尺而军力不足。西安之民耕获已毕,乞令助筑为便。”中书省以闻。上命俟来年农隙兴筑,仍命中书考形势规制为图以示之,使按图增筑,无令过制,以劳人力。
·延安府旱,陨霜,人民饥,命赈之。
洪武六年八月
·华州临潼、咸阳、渭南、高陵四县蝗,诏免其田租。
洪武六年九月
·河州卫言:“朵甘思宣慰赏竺监藏举西域头目可为朵甘卫指挥同知、宣抚司万户、千户者二十二人。”诏从其请,命铸分司印与之。
·置西安后卫。
洪武六年十一月
·陕西文县土官千户赵伯达贡马二、虎二并虎、豹、狨皮。
洪武七年正月
·长兴侯耿炳文言:“巩昌、庆阳、平凉三卫土著头目石抹仲荣等三十九人随征甘肃等处有功,请授以职。”从之。
·故元甘肃行省平章汪文殊奴及左丞朵儿只星吉、副使失宁卜班、经历普烟不花、副使薛彻里、司卿倒剌沙、监丞那速立丁、元帅禄禄等挈其家属,自河州来归。诏长兴侯耿炳文等遣人送京师,遂遣官往赐和林国师及各官来归者夏衣、靴帽,令服以入朝。
洪武七年三月
·以陕西军饷不给,命户部运陕州米、麦二万石于潼关漕运司,粮二万石于孟津,二十万石于陈桥,以备转运。
·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自西番朵甘乌思藏使还,赐冠带罗衣及钱。
·置巩昌西固城等处千户所,以故元番汉军民世袭千户韩文质为正千户,世袭副千户严志明严才为副千户。
洪武七年五月
·改陕西商州为商县,隶西安府,洛南县隶华州。
洪武七年六月
·陕西平凉、延安二府、鄜州、靖宁州雨雹。
洪武七年八月
·平凉府华亭、开城二县、延安府绥德州、米脂县雨雹。
洪武七年九月
·巩昌府安定县雨雹。
·置凉州卫指挥使司,以故元知院脱林为凉州卫指挥佥事。
洪武七年十一月
·河州卫指挥佥事马梅署河阳卫事,赐绮、衾、绵、帛。
·改延安府葭州为葭县,并吴堡县,俱隶绥德州,二县各减丞一员。
洪武七年十二月
·秦府右相文原吉言:“平阳、解州二处盐法:平阳每盐一引,价米二石五斗,解州三石。商人多以平阳价平,故以钱银赴平阳中纳,请一如解州例。其以米、麦、布、绢中纳者仍旧二十五斗。”户部因奏定量减之数:“河东解、蒲、陕三州初定三石,今二石七斗;平阳、怀庆、西安三府初定二石五斗,今二石二斗;凤翔府泽、潞、辽、沁四州初定米二石,今一石八斗;太原府初定米一石六斗,今一石五斗;大同府朔州初定一石三斗,今一石二斗。已上若折收钱银,皆如初定之数。蔚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二斗,若折收加三斗;延安府初定二石,今一石六斗,折收加八斗;平凉、庆阳、巩昌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五斗,折收加六斗;绥德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四斗,折收加六斗;临洮、兰县旧无定价,今定一石二斗,折收加三斗;河州旧无定价,今定一石,折收加二斗。”上以临洮、兰县、河州道里费重,每引减二斗,其各处折收者俱加米五斗。
·西安卫送宁夏来降故元参政保保、都事卢庸等至京。先是,遣故元降臣贾伯寿往宁夏招谕。至是,保保籍其所部将校二十人、军百、人民一千户、马三百一十四匹、牛四十头、驼五十只来降,诏赐保保文绮二、锦衣一袭。
洪武八年正月
·升绥德卫指挥佥事曹震为西安卫都指挥使。
·置陕西归德守御千户所一,罕东等百户所五,以故元宣政院同知端竹星吉、万户玉伦、管卜答儿三人为千户。
·河州卫请以前喃加巴总管府为喃加巴千户所,酋长阿癿等六人为千、百户,从之。
·置西安府咸宁县乾佑山巡检司。
洪武八年二月
·改汉中府沔州为沔县。
洪武八年三月
·升陕西平凉府为中府,以户口、田赋增于旧也。
洪武八年四月
·陕西临洮、平凉、河州三府雨雹伤麦,诏免其租。
洪武八年五月
·陕西按察司佥事虞以文言:“洪武七年冬,巡按至汉中,见其民多居深山,少处平地,其膏腴水田除守御官军及南郑等县民开种外,余皆灌莽弥望,虎豹所伏,暮夜辄出伤人。臣尝相视其地,本皆沃壤,若薙其榛莽,修其渠堰,则虽遇旱涝,可以无忧,已令各县招谕山民,随地开种,鲜有来者。盖由归附之后,其民居无常所,田无常业,今岁于此山开垦,即携妻子诛茅以居,燔翳下种,谓之刀耕火种,力省而有获,然其土硗瘠,不可再种,来岁又移于他山,率以为常暇,日持弓矢,捕禽兽以自给,所种山地皆深山穷谷,迁徙无常,故于赋税,官不能必其尽实,遇有差徭则鼠窜蛇匿。若使移居平地,开种水田,则须买牛具,修筑堤堰,较之山地用力多而劳,又亩徵其租一斗,地既莫隐,赋亦繁重,以是不欲下山。今若减其租赋,宽其徭役,使居平野,以渐开垦,则田益辟而民有恒产矣。”上善其言,诏陕西行省度行之。
洪武八年七月
·遣使往西凉、甘肃赐卫经历熊鼎、蔡秉彝绵衣、皮裘。
洪武八年九月
·汰汉中府凤县、西乡县丞、簿。
·升秦府纪善林温为秦相府长史。
·召西安都指挥使濮英、王铭还京,以都督佥事叶昇、林济峰代之。
洪武九年正月
·以刑部尚书徐本为陕西行省参政。
洪武九年五月
·赐陕西各卫军士战衣八万余领。
洪武九年八月
·陕西平凉卫指挥秦虎卒。上亲为文,遣国子生往祭之,曰:“曩因元政不纲,群雄并起,朕奋身田里,仗义兴师,一时智勇之士,翕然向附,为朕宣劳,尔父某自定远率众来归,俾守滁州,而尔从朕渡江,所向克捷。尔父既殁,命尔袭职,既而从事兵戎,南征西讨,多著功劳。今也命尔佐武卫,守平凉,军民乐业,朕甚嘉焉,方将倚尔安靖边方,夫何一疾遽至不起?讣音来报,哀悼曷胜,虽然生则有劳于国,殁则有名于史,丈夫如此,可无憾矣。”
洪武九年十月
·升甘肃卫经历沈立本为户部侍郎,西凉卫经历许杰为刑部侍郎。
·置凉州卫,遣指挥佥事赵祥、马异、孙麟、庄德等守之。
·以陕西河州、武靖卫故土官指挥卜纳剌男答里麻剌咂为指挥同知。
·改潼关守御千户所为潼关卫指挥使司。
·罢西安行都指挥使司。
·命大都督府同知沐英驰传诣关陕西至熙河,问民疾苦。
·兵部奏市马之数:秦州、河州茶马司市马一百七十一匹,庆远裕民司市马二百九十四匹,顺龙盐马司市马四百三匹。
洪武十年正月
·西安府地震。
洪武十年五月
·革绥德州,以其地益延安府。
洪武十年六月
·以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徐本、都督府断事官宫敬为大都督府掌判官。
洪武十年七月
·以刑部尚书周斌为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
洪武十年九月
·陕西都指挥使司言:“庄浪卫旧军四千,后复增新军四千,地狭人众,难于屯驻,乞将新军一千人往碾北守御,一千人于西宁脩城,暇则俱令屯种,止以旧军守御庄浪。”诏从之。
·命陕西等卫土著军士每月人给粮一石。时上阅庆阳延安、土著军籍,月止给米肆斗,因谕省府臣曰:“今军士有客居、土著之名,然均之用力战阵,柰何给赐有厚薄耶?俱全给之。”
洪武十一年二月
·凉州卫奏所获故元官二十五人,甘肃降人一千九百六十口。上曰:“人性皆可与为善,用夏变夷古之道也。今所获故元官并降人宜内徙,使之服我中国圣人之教,渐摩礼义,以革其故俗。”于是徙其众于平凉府,给粮赡之。
洪武十一年十月
·命龙骧卫指挥使萧成为陕西都指挥使。
·命陕西布政使司转运本处仓粮一十二万石于宁夏、河州。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
·平凉府华亭县言霜蝗害稼,诏免今年田租。
·给赐陕西布政司属府人民食盐。
洪武十二年正月
·洮州十八族番首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乌都儿及阿卜商等叛,据纳邻七跕之地,命征西将军沐英移兵讨之。告祭西岳诸神曰:“惟神磅礴西土,为是方之镇。古昔帝王知神有所司,故载在祀典,为民祈福。今予统中国,兼抚四夷,前者延安伯颜帖木儿密迩中国,屡抚不顺,告神进讨,已行殄灭,自陕西迤北民无兵祸之忧。惟河州西南土番川藏及洮州三副使瘿嗉子虽尝以子入侍,而叛服不常,复欲为生民之患,是用命将率兵进讨,惟神鉴之。”
·命平凉卫指挥李荣署陕西都指挥使司事。
·复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庄浪,后徙于甘州。
洪武十二年二月
·征西将军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三副使阿卜商、河汪顺、朵罗只等率众遁去,我军追击之,获碛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纳等,斩之,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遣使来报捷,且请城守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矣。”遂命置洮州卫,以指挥聂纬、陈晖、杨林、孙祯、李聚、丁能等领兵守之。
洪武十二年闰五月
·给陕西都指挥使司并护卫兵十九万六千七百余人绵布五十四万余匹、绵花十万三千三百余斤,北平都指挥使司燕山等十八卫士卒九万六千五百余人米五万四千七百余石、锭五万四千七百余锭。
·敕陕西都指挥使司曰“报至,知西固城番人作乱,已遣八百户兵击之,恐非决胜之计,此作乱者必瘿嗉子,此虏狡黠,未易轻也,宜预防之,勿中其计。”
洪武十二年七月
·以陕西都指挥使叶昇、留守右卫指挥仇成为大都督府佥事。
·曹国公李文忠自陕西还,命提督大都督府事。敕曰:“大都督府掌天下军马,其迁选调遣在乎识贤愚,辨强弱,知险易,均劳逸,赏罚中节,进退信期,检察功过,防御奸侮,非止一端,职重机密,故倚为腹心。今特以尔提督府事,凡迁选调遣,务从尔议,然后奏闻,若府官及大小军职不律者,即便治之,功罪无隐,尔其钦哉。”
洪武十二年八月
·以秦州卫指挥佥事赵隆为宁夏卫指挥佥事。
洪武十二年九月
·征西将军沐英等兵击西番三副使之众,大败之,擒三副使、瘿嗉子等,杀获数万人,获马二万、牛羊十余万,遂班师。
洪武十二年十月
·以西安卫指挥使濮英为陕西都指挥使。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
·降陕西都指挥使宋晟为凉州卫指挥使。
·给陕西西安等二十三卫、凤翔等五千户所军士十一万八千一百余人帛布、绵花有差。
·临洮卫指挥赵琦率千、百户、镇抚八人来朝,赐琦钞四十锭、白金百两、文绮、帛各二十二疋,千、百户、镇抚各赐有差。
·开西安府甜水渠。初,西安城中皆鹾卤水,不可饮。至是,曹国公李文忠以为言,乃命西安府官役工,凿渠甃石,引龙首渠水入城中,萦绕民舍,民始得甘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