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锯带的非正常损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导致锯带消耗量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当引起全行业足够重视并亟待解决。
双金属锯带是高科技产品,是金属锯切工序必备的切断工具。它是用高性能弹簧钢做背材,M42特殊高速钢做齿尖,它具有锯切速度快,材料损耗少,加工精度高等优点。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推广,逐步形成燎原之势,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效益。
但由于用双金属锯带锯切是项新技术,在我国普及相对较晚,真正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并不多,锯带在切削过程常常造成损坏。以业内专家粗略估算,大陆年耗双金属锯带大约两千多万米,但其中非正常损耗的锯带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拿锯切普碳(45#)钢为例,通常一根锯带切断面积至少应该达到3—5平方米,有的能达到6—8平方米。现在不少用户连两个平方米也达不到,锯带就过早报废。优质的锯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追溯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锯床本身原因造成打齿、断带,过早报废。描述如下:
(1) 锯床在制造精度方面和装配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2) 有的锯床使用年限长了且不做专业维护保养.
(3) 忽视导向系统及钢丝刷的定期更换检修保养.
(4) 有的锯床本身没有问题,但在锯带张紧力设置上普遍缺少专业指导.
(5) 液压油不定期更换,液压系统不稳定出现锯架抖动造成打齿现象.
二、被锯材料杂质多。锯齿受损后过早磨钝,锯斜或根本不下锯,使锯带报废。
三、选用锯带不当。不管锯带的齿形齿距与被锯材料是否适应,依然草率切割。
四、操作不当。锯带不磨合,装上就锯切,不考虑使用后果,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把带锯床等同于砂轮机或手枪钻这类简单的五金工具,不安排定岗操作工,不仅浪费了锯带,还存在安全隐患,应当立即整改。
五、企业重视不够。操作工没经过培训,不懂锯切原理和维护常识,应知应会方面的理论知识普遍缺乏;维修工不屑钻研锯切技术,致使带锯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无人处置,出了问题一概斥之“锯带问题”,推给采购,推给供货商。以上现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出带锯的使用和管理十分粗放,是带锯过量损耗的主要原因。
总之,双金属锯带的非正常损耗突出特点是打齿、断带、切斜、齿尖过早钝化。锯切效能没有正常发挥,企业投入锯条成本居高不下,浪费现象没有引起重视。